史蒂夫·乔布斯(又称:史蒂夫·贾伯斯),他这名人物所作的一切至到今天还在影响我们或这个世界。乔布斯的一生推动了6大产业包括电脑,手机,音乐,动画,平板电脑,数位出版,或许零售业也可以进这其中成为第7个,乔布斯确实有对零售业作出一系列的规划。
这本《史蒂夫·乔布斯传》是出自于前《时代杂志》的主编沃尔特·艾萨克森 。一向非常注重隐私的乔布斯,2004年时,主动向艾萨克森联络提出,希望由艾萨克森写自己(乔布斯)的故事,但被艾萨克森拒绝因为当时他正在写另一本书。
2009年,乔布斯的太太罗琳·鲍威尔联络了艾萨克森,希望他开始动笔写乔布斯传,后来才知道原来乔布斯第二次请长病假,因为患上胰脏癌,当时这件事只有少数人知道。
向来掌控所有事情的乔布斯,既然让艾萨克森有完全的主控权写书,甚至出版前乔布斯不需要看过就可以出版,因为乔布斯希望这本书是写出真实的乔布斯。后来,艾萨克森与乔布斯进行了40多次的采访,也访问了以前的员工,竞争对手,甚至是曾经被乔布斯凌辱,抛弃的人。
乔布斯去世前,曾经说过希望这本书出版一年后,才看这本书。遗憾的是,当这份稿交给出版社的几天后,乔布斯就离开了。
乔布斯是一名工作狂,鲜少陪伴家人,所有的时间都花在工作上。乔布斯当初想写这本书是因为他想让他的孩子知道,这些年来他的父亲在做什么。
为什么我会读这本书?
乔布斯是近代影响这世界的其中一人,而这本书出版至今已经10多年,常年都在自传畅销榜上。想了解这名人物事如何改变这世界,是怎样的人影响了我们那么多年,这些我们看到时常用的苹果商品是怎样诞生的,我就是抱着这样好奇的角度来看这本书。
我还记得我第一件苹果的商品是iPod,小小个正方形,很轻,没有屏幕,可以夹在衣服上的随声听,到今天都保留的很好。但很可惜的我把包装丢了,至今我都很喜欢那个包装很小个透明的盒子,设计简约,感觉不到500公克(g)却装了一切需要的东西(说明书,ipod,耳机)。在读了贾伯斯传记后,我才了解,我手里的ipod是多么不容易诞生。每一步,每一个细节的把控到完美的水平才诞生的产品。这本书让我了解,苹果的商品,苹果的圈子里,设计背后的故事,一切让我更了解苹果这间公司。

禅的启发
对乔布斯有点认识的人,应该知道乔布斯是一名佛教徒,苹果所有的设计产品都被佛教的禅有很深的影响。
刚上大学时,乔布斯被一本书由拉姆·达斯所写的《活在当下》(Be Here Now)影响往后的观念。当时,乔布斯有另外2名朋友一起学禅宗,之后也一起去印度待了7个月。
罗柏·傅莱兰
在里德大学上课时,初见罗柏·傅莱兰是光着脚在走路。他很有领袖魅力的人,在禅宗方面很有自己的一套,现实扭曲力场就也是他教乔布斯。苹果公司成立前乔布斯时常到果园(大同农场)修剪苹果树,但后来发现傅莱兰是一名很高明的骗子,以教主自居,欺骗追随者在果园卖力工作却没付薪资,也没为果园的设备付钱给供应商。
第一份正职
乔布斯的第一份工作是在雅达利(Atari)电玩公司上班,成为雅达利50元老级员工之一,目的是为了去印度更深入地学禅宗。
在那个年代,要找一份工作不难。乔布斯在雅达利公司面试时,对面试官说除非录取我,不然我不会走。无奈之下面试官只好告诉艾伦·奥尔康(Allan Alcorn)(首席工程师),艾尔康见了乔布斯就录取了。
当时乔布斯外表很嬉皮士,不常洗澡,加上脾气很臭,和其他同事相处不来,但艾尔康希望留下乔布斯,因为他知道乔布斯是人才。后来让乔布斯上夜班,等其他同事离开后才让乔布斯上班。
为了去印度
乔布斯在某天告诉艾尔康,他要离职因为他要去印度,还要提出让艾尔康出资。
艾尔康却派乔布斯去德国处理电玩画面的问题,并告诉乔布斯在德国去印度的飞机票会比较便宜。到德国客户见到乔布斯就向艾尔康投诉,乔布斯怎么像是乞丐而且身上还有一股味道。
艾尔康则反问乔布斯问题解决了吗?德国顾客回答“解决了”。艾尔康告诉对方解决就行了,我们的工程师都长这样,下次有问题再告诉我。对方却说以后有问题我们会自己解决,不用麻烦。
艾尔康很聪明,懂得利用身边的人,达到自己要的效果。
苹果电脑
史帝夫·沃兹尼克年长乔布斯4岁,通过朋友介绍而认识。沃兹尼克性格害羞,内向,天真无邪,不擅长与人交往。而乔布斯是很蛮干可以完成很多事,甚至还可以操纵别人的个性。两人一起一起就是很强的团队,都可以各自发挥最好并弥补对方的短处。
当沃兹尼克设计出苹果电脑1号时,原本想公开设计图,免费让人使用,但乔布斯提议卖出去。由于沃兹尼克还在惠普工作,就先拿电路板给惠普(HP)的人却被拒绝,只因为惠普当时瞄准高品质的市场,并说沃兹尼克电路板适合电脑玩家。
“苹果”的由来
决定出售苹果一号时,因为无法确定公司的名字,就拖到登记公司名字的最后一天。当天,乔布斯刚在傅莱兰的大同农场修剪苹果树回来,加上苹果当时以水果为主食,觉得有趣不会有压迫感,就决定把公司登记成“苹果电脑公司”。
苹果第一任大股东,迈克·马库拉说这让名字让人耳目一新,因为苹果和电脑完全不相干,让人无法忘记。

第三位创办人
注册苹果时,创办人其实一共有3位,乔布斯,沃兹尼克和罗纳德·韦恩。
韦恩是雅达利的绘图员,也是乔布斯在雅达利工作时,认识的好友。在创立苹果时,股份分成给韦恩有10%,而乔布斯和沃兹尼克各拿45%。
韦恩的10%是因为他能处理乔布斯和沃兹尼克有争吵时的关系。
但没过几个星期,韦恩却退出苹果。
当时乔布斯的对于苹果的计划所需要更多的钱应付更大的开销,韦恩难免会想起自己之前开公司的惨赔经验,也担心债主会找上门追债。
作者在2010年访问韦恩时,韦恩靠着社会救济金过日子,而苹果已经市值20亿美元。但韦恩不后悔当初的决定,因为清楚自己斤两不够,不像沃兹尼克和乔布斯那么拼。
后记:一代传奇的一生
我没有想过读《史蒂夫·乔布斯传》会哭,这阵子我发现自己太久没有流泪了,长时间用理性,会让我做事一板一眼。
我却没想到在最后一章我开始流泪。他的热爱工作,他的理想,他的追求,他的无能为力,他的不甘心,都是我的泪点。
这本书写了影响世界的狂人,真实的样子。
他不是一名好丈夫,更不是一名好父亲,甚至曾经拒绝承认自己的女儿。
他热爱他的工作,对他每一个产品都做到完美,直到病逝前都牵挂这些工作。
他性格敏感却会大骂他人,换来是公司的前进,和一次又一次的科技革新。
他天生的魅力,但只用在他想得到的东西上,说服唱片公司在iTune上卖音乐是最成功的例子。
他不是发明家,却是一名创新者,能够让一切发明,成功的展现,让人们生活更好。
他是梦想家,对于有梦的人给于最大的支持,皮克斯PIXAR动画就是这么崛起。
他痛恨偷盗者,微软(Microsoft)和谷歌(Google)利用他的创新,成为竞争对手。
他重视隐私,在利益面前,坚持自己的信念,永远不让第三方有用户的资料,App Store 就是其中一个例子。
这个时代,感谢有乔布斯,他的执着及信念让科技快速发展了。
读一本传记,可以全方位了解乔布斯的光鲜成就背后的故事,了解到我们都是一样的普通人,一样地不完美,一样需要大量的努力。
乔布斯的完美主义,到现在苹果永续企业。我很敬佩这个人物的执着,他的疯狂,他的追求,影响了这个世界。
如果对文章內容有任何问题,欢迎在底下留言让我知道。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可以按分享按鈕,让更多的人看見我的文章。
还沒订阅部落格的朋友们,记得在右边填入信箱,收到我最新文章的通知。
love,
Estee - withst.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