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st Updated on 6月 29, 2023 by Estee
刚开始我也不認識马修.麦康纳(Matthew McConaughey),但我認得他的作品——《藥命俱樂部》。這部電影是他成為奧斯卡影帝的代表作,對於這部電影我有很深的印象,特別是扮演的艾滋病患者的男主角(也就是作者)。
之後,我發現我很喜歡的一部科幻片星際穿越 (Interstellar),主演也是作者,這太让我惊喜了,作者主演的作品都是我喜欢的,只是我从来都没注意過作者本人。
這是一本有关于奥斯卡影帝的故事,這也是馬修·麥康納亲手写的自传——《绿灯》。
《綠燈》我看的版本是中文書籍,但有很多人推薦有聲書(听书的方式),有聲書是由马修(作者本人)读出来,但是全是英文,我怕我听不明白,我就選擇看中文翻译版本。
这本书很有馬修的风格,除了文字上的叙述风格有趣以外,这本书也有很多馬修以前手写的诗,收集的贴子,广告语录和小时候的照片等。馬修紀錄自己的原生家庭到事业成功,所有曾经发生或经历地一切都寫在这本书里。
而书名叫《绿灯》是指人生中会发生很多红灯或黄灯等,不如意的事,但往往发生这些事之后都会有绿灯的出现。

目录
馬修的人生
馬修的人生很瘋狂。
馬修是家中最小的小孩,有2個哥哥。父母曾經離2次婚,然後也結婚3次,都是一樣的對象。
十五歲,被威脅之下發生第一次的性愛。
十八歲,被打昏然後被一個男人性侵。
曾經和一頭獅子待在一個籠子裡,然後被獸醫在額頭縫了七十八針。
曾經有被警察逮捕過,也曾抗拒。
曾經以律師為目標,同時被3間學校錄取。
曾經被《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這本書影響,之後就從法學院換到電影學院。
曾經爆紅過,也曾因為想轉型而將近兩年沒有工作,也拒絕上百萬美金的片酬。
曾經因為一個春夢,跑去非洲和南美洲。
然後,馬修為了寫這本《綠燈》,他帶上自己過往的日記,獨自前往沙漠。
馬修說他書寫是為了忘記,當他鼓起勇氣重新翻開日記時,卻發現自己記得的事情比想像中要多,也很享受這個審視自己的過程。
我從來沒寫下要記的東西;我寫東西的原因,是為了遺忘。
好,來聊聊這本書,我有印象深刻的部分。

成年禮
馬修當時讀1年多的法學院,之後想換到到電影學院時,他就打電話告訴父親自己的想法,很意外地嚴厲的父親並沒有大罵,只是淡淡地說“不要當半吊子”。這是馬修完全意想不到的回答,父親不僅批准了他的想法,而且還有祝福馬修。
之後,不幸地,馬修在他拍攝完人生第一角色之後,就收到父親去世的消息。父親的去世成為,馬修的成年禮,怎麼說呢?父親的離開意味著,以後沒有父親的安全網,是時候該長大了。
我回想哪件事讓自己成長?
我不是某件事,而是某瞬間覺得自己長大了。父母開始需要你幫忙解決問題,可能都是非常的小事情,一開始自己也沒什麼感覺,但久了,我在某瞬間發現自己“啊,我什麼時候開始能幫上父母了!”
我不再只是「製造問題」的人啦,我現在已經是「解決問題」的人了。
轉換
馬修剛到好萊塢的時候,借住在朋友家,身上也沒剩幾塊錢。他第一次向朋友問,要工作的時候,被拒絕。對方還破口大罵,告訴馬修,當你開始求情要工作的時候,就完蛋了!讓馬修離開這座城市,去別的地方,直到自己不會求情。
馬修就選擇和朋友去環歐洲機車旅行,但他們也沒很多錢租機車,他們就向機車店老闆述說他們的環歐洲機車的計劃,老闆也很同意讓他們以低價租借全新的機車,條件是回來的時候,跟老闆說他們旅行發生的故事。
旅行期間,曾經有一位朋友不幸地發生車禍,人沒事卻把租來的機車撞毀了。
但隔天租車老闆送來全新的一輛機車,讓他們繼續旅行。
一個月後,馬修一行人如約回到租車店,也和老闆說完他們的旅行故事,馬修也完全沒有想找工作的事,就回美國了。
一開始,我不明白為什麼馬修的請求遭到朋友的生氣。
但後來,我看到馬修旅行後的狀態就明白了。
當時馬修請求的時候,處於迫切又低姿態,即使成功求來的工作也好,也不會有人珍惜他的。
關係是不平等的。
所以朋友當時叫馬修離開,是非常明智的選擇。先讓馬修重新找回掌控權,讓工作和他平等合作。
重大決定
之後,浪漫喜劇成為馬修的持續熱賣作品,馬修拍了不少這類電影,也成為他唯一接到的片約。馬修不再為房租和生計煩惱,但對於同樣類型的角色,不再覺得有趣了。
在卡密拉(馬修的伴侶)懷第二胎時,馬修做了一個決定,就是不接浪漫喜劇的戲,他希望可以接觸到不一樣類型的片約,但這也意味著馬修會面臨長時間沒有作品,沒有收入。
一年過去,收到的片約也是浪漫喜劇類型,甚至有片商出高達千萬美金的片約,都被馬修拒絕。又10個月過去了,好萊塢似乎遺忘了馬修,沒有任何的片約邀約。業界只知道馬修沒工作,都只陪伴家人。
直到馬修消失在大眾眼前快2年,大家似乎把馬修的固定形象淡忘了,於是這就有創造角色的發展空間。這一切好像都有種默契似的,突然間一下子收到不同類型的片約。其中3部還撞在同一時期,馬修也照樣都接下,只因為都想演。
透過說“不”,回答“好”。
他成功撕下自己的標籤了。
綠燈。

成為奧斯卡影帝之作
《藥命俱樂部》(Dallas Buyers Club)的劇本,馬修早幾年前就看過了。馬修很想演這個社會邊緣的角色,但因為以艾滋病為題材的電影,沒有導演和投資人有興趣。加上當時馬修還有浪漫喜劇的標籤,更不可能讓他演主角。
後來,馬修撕下標籤後,也繼續找適合的團隊。一路上遇到很多演員和導演等,這些人有的是想拿走劇本的控制權,有的想找其他人主演。
好不容易找到導演後,馬修為了更像第四期艾滋病患者開始節食,從原本健壯的身材91公斤減到67.5公斤。雖然身體漸漸消瘦,但馬修的心智越來越強健。為了演好這部戲,和更投入這個角色,馬修除了去聽朗恩.伍德路(《藥命俱樂部》的真實人物,馬修主演的角色)的錄音,並開車去見朗恩的家人,朗恩的妹妹還把朗恩的日記給馬修閱讀。
開拍的日子越來越近,還沒找到投資人,拍片子需要錢,最低也要七百萬美金。在製作人和導演的努力下,開拍前只有籌得四百九十萬美金,導演很是發愁。
但最後這部電影就只用這點錢就完成了。
後來,這部片也讓馬修得到奧斯卡獎。他也證明了自己不是半吊子,他做到了。
綠燈。

後記:勇敢去冒險,去體驗
從當紅炸子雞到奧斯卡影帝。
馬修在五十歲的時候寫這本書,也去面對自己曾經收集三十五年的寫作日記,還特地到不同的地方待著,沙漠待上兩週,木林的小樹屋兩週,墨西哥邊境的旅館三週,紐約公寓也過兩週,回顧自己的過往。馬修的一路到現在都經歷了不少,才找到自我。
他,頭二十年學會了價值。
他,二十到三十是矛盾,但懂得生活了也生存下來了。
他,四十之後穩固了,黃燈紅燈的事少了,綠燈的事則越來越多。
書中有個金句,
除了知識外,我還想要一點點常識。
這是他在大學讀電影學院的時候,所領悟的道理。
當時,馬修在大學經常翹課,因為他不斷去各種劇組工作,更接近電影。
當然也被老師警告,他繼續翹課就會被當掉,但他說,他翹課只是想做出更多的作品,讓片約老闆買單。
他很清楚自己需要做什麼,也去挑戰一切。
馬修的故事,我對他下這樣的總結,
生活中很難避免挑戰的出現,與其花時間對抗,不如學著與之共舞,花時間去體驗當下,感受這其中的冒險。生活會不斷前進,也許會受傷,當然也會有開心的到來。就好好地去體驗你的人生。
如果对文章內容有任何问题,欢迎在底下留言让我知道。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可以按分享按鈕,让更多的人看見我的文章。
还沒订阅部落格的朋友们,记得在右边填入信箱,收到我最新文章的通知。
love,
Estee - withst.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