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st Updated on 9月 7, 2022 by Estee
我是比较悲观的人,发生什么事都会先想到最坏/ 最糟糕的结果,仿佛这样想才不会让这样坏的结果发生。性格上高敏感的我,很容易为了他人的一句话而独自在那儿受伤。
这样性格的我会常注意这类心理疾病,深怕自己患上忧郁症,以免造成身边人的麻烦。
他人的告白
明明这样的我是那么清楚任何人都有可能得忧郁/抑郁,但当身边朋友A说自己之前有点忧郁的倾向时,我却非常直接回复他“不可能的,你的性格那么开朗的人”。
但下一秒我被自己的回复给震惊到,我的心理立刻问自己“你怎么这样认为?你一直都很清楚谁都有忧郁的可能性”。非常庆幸的是这样的对话是在群组里发生的,另一位朋友B就发了“谁都有可能会得忧郁”。让朋友A得到同理心和陪伴,不会那么孤单。
自我寻找
这个状况,让我反思很久,为什么自己当下接受不了平日开朗的朋友有忧郁的倾向?
最近我找到了答案,原来朋友A在群组告诉我们时,我的内心第一反应是希望他的忧郁不是真的,他还是我的印象里开朗的,所以我很直接否定他忧郁的存在。这也同时在切断朋友A对自己情绪的认同,一个不小心可能会造成他开始怀疑自我。
不熟悉的自然反应
他当时的坦白是在寻找陪伴,只是被我无情的否定他需要陪伴的需求。我观察到这可能是人的本能,假如固定印象的人或事突然有了不一样的反应或变得不一样了,人的第一反应是先拒绝。因为这个状况是我不熟悉的,是陌生的。
举个例子,疫情爆发后,民众需要注射疫苗以免疫情持续严重。当疫苗刚开始开放给民众注射时,反应都不是那么热烈甚至有很多人是拒绝注射,因为民众对疫苗的认识不多也不熟悉。但随着政府和各方产业的推动才慢慢开始有很多人去注射。
以前我有点高估自己对忧郁的认识,经过这次的经验让我明白为什么世上有那么多开朗的忧郁者了,开朗的外表下有着忧郁的心。或许是因为有太多人都遇到心中不希望自己那么开朗的朋友是忧郁的人。希望我们面对突然不一样的事接受能力可以提高,让世界更多的人可以接受每个人的不一样。
如果对文章內容有任何问题,欢迎在底下留言让我知道。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可以按分享按鈕,让更多的人看見我的文章。
还沒订阅部落格的朋友们,记得在右边填入信箱,收到我最新文章的通知。
love,
Estee - withst.co